苏联曾是一个庞大的帝国,由15个国家联合组成,但随着体制僵化、腐败严重、经济衰退以及国际压力,1991年,苏联最终解体,分裂成15个独立国家。尽管解体后,俄罗斯与许多原苏联加盟国仍保持友好关系,但有五个国家却逐渐与俄罗斯形成了对立,尤其是在近年来它们的反俄情绪日益加剧。那么,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五个国家转变为反俄国家呢?
一、波罗的海三国
波罗的海三国指的是爱沙尼亚、拉脱维亚和立陶宛,这三个国家地处波罗的海沿岸,总面积约17.4万平方公里,分别为立陶宛6.52万平方公里、拉脱维亚6.37万平方公里和爱沙尼亚4.51万平方公里。历史上,这些国家与沙俄的关系极为紧张,因为沙俄一直有吞并周边国家的野心,波罗的海三国在民族、文化和宗教等方面与沙俄有着显著差异。
沙俄为了控制波罗的海,长期占领这些地区。1917年,俄国发生革命,沙俄倒台,波罗的海三国趁机独立。但在苏联成立后,波罗的海三国很快被苏联吞并。二战期间,虽然波罗的海三国曾短暂被德国占领,但战后又被苏联重新纳入版图,并且苏联对这些国家进行严厉的镇压,流放了大量民众,并强行摧毁其经济基础。
展开剩余72%随着1990年苏联的动荡,波罗的海三国在1991年脱离苏联,恢复独立。然而,这些国家对苏联的仇恨并没有随着苏联的解体而消失,而是转移到了俄罗斯身上。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遗产,成为一个大国,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的扩张心态保持警惕,因此他们选择加入了北约和欧盟,以此来避免俄罗斯的威胁。
二、乌克兰
乌克兰的历史非常复杂,曾经被金帐汗国、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统治。直到1953年,在俄罗斯的帮助下,乌克兰才摆脱了波兰的统治,成为独立的国家。由于两国文化和民族背景相似,乌克兰最终与俄罗斯合并,成为苏联的一部分。即便如此,乌克兰在历史上多次经历了独立的斗争和与俄罗斯的矛盾。
1991年,苏联解体后,乌克兰成为独立国家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乌克兰经济逐渐衰退,许多人开始寻求与西方的联系,尤其是加入北约和欧盟。这一立场引发了俄罗斯的不满,2014年,俄罗斯直接出兵占领了克里米亚,并开始支持乌克兰东部的亲俄分裂势力。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愤怒不断升温,最终在2022年,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特别军事行动,俄乌战争至今仍在持续。
三、格鲁吉亚
格鲁吉亚位于南高加索地区,虽然与俄罗斯历史上并无重大矛盾,但在苏联解体后,格鲁吉亚独立,随即面临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的分裂问题。俄罗斯背后支持这些地区的独立势力,使得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关系逐渐恶化。
尽管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关系本应和睦,但由于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内部事务上的干涉,格鲁吉亚对俄罗斯产生了强烈的敌对情绪。此外,格鲁吉亚积极寻求与西方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关系,尤其是在加入北约的过程中,俄罗斯的反对态度使得两国关系更为紧张。
总结
这些国家的反俄情绪,并非一朝一夕形成。历史上的冲突、领土的争夺以及俄罗斯对这些国家内部事务的干涉,都是导致它们逐渐站到俄罗斯对立面上的原因。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,尤其是加入北约和欧盟的选择,这些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愈发紧张,而这也让它们成为了反俄阵营的一部分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